定義:難度判斷法是指根據(jù)試題的難度確定答案的基本位置。
基本原理:由于行測全是四選一的客觀題,所以無論如何答案都在abcd這四個選項中,此其一。其二,按照試題設置的原則,答案分布應當均衡,因此各個答案出現(xiàn)的機率要差不多。到底在不同的試題中,哪種題的答案放在哪個位置?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,難題的答案放前邊,易題的答案放后邊。由此就涉及如何判斷難題和易題。難題是指試題涉及較多的知識和信息,信息之間縫隙太大,試題與答案之間不容易建立起直接聯(lián)系的題。易題是指試題內容為廣大報考者熟悉,多數(shù)人都可能做得起的題。由此,總體來說,難題的答案在ab,易題的答案在cd。那么,又怎樣確定哪個答案在a,哪個答案在b呢?一般說來,難得無從下手的答案在a,很難但可以倒回去驗證的答案在b。易題中哪個選c,哪個選d呢?一般說來,估計多數(shù)人都做得起的題答案在d,估計多數(shù)人都做得起但要花較多時間的答案在c。
簡而言之,就是最難的題答案常在a,最易的題答案在d。很難但可以倒回去驗證的答案在b,容易但費時的答案在c。
例:對某單位的100名員工進行調查,結果發(fā)現(xiàn)他們喜歡看球賽和電影、戲劇。其中58人喜歡看球賽,38人喜歡看戲劇,52人喜歡看電影,既喜歡看球賽又喜歡看戲劇的有18人,既喜歡看電影又喜歡看戲劇的有16人,三種都喜歡看的有12人,則只喜歡看電影的有:
a、22人 b、28人 c、30人 d、36人(05中央a)信息源:免費招聘網(wǎng)_www.rcxx.com_淘才招聘網(wǎng)
我們先根據(jù)難度來判斷,這道題有多難。如果以很難、難、易、很易為四級的話,估計這道題的難度為“很難”。因為看了之后,發(fā)覺這道題的答案和題之間找不出可以互相支持的地方。一般人簡直無從下手。這時候,放棄做題是必要的,但放棄答案是不行的。這時候,你就選擇a,對這種牛吃南瓜開不起頭的答案選a的正確率非常高。我們來看考過的題中的難題與答案分布。
二、對數(shù)學運算比較有效的方法——聯(lián)系法信息源:免費人才網(wǎng)_www.rcxx.com_淘才招聘網(wǎng)
聯(lián)系法是指數(shù)字之間存在著一些必然聯(lián)系,通過這些聯(lián)系可以找出答案。比如在涉及距離速度的題中,出現(xiàn)了7和21、4和12等數(shù)字,你要聯(lián)想要答案可能跟3有關,而不是跟5、8等其他數(shù)字有關。
例:甲乙丙三人沿著400米環(huán)形跑道進行800米跑比賽,當甲跑1圈時,乙比甲多跑了1/7圈。丙比甲少跑1/7圈。如果他們各自跑步的速度始終不變,那么,當乙到達終點時,甲在丙前面:
a、85米 b.90米 c.100米 d.105米(05中央a)
我們不用做題,就看題干中的數(shù)字哪些和答案相關,看能否選出正確答案??矗?00,1,1/7,1/7。你覺得最可能跟哪個數(shù)字有關:85,90,100,105。應當想到,最核心的數(shù)字有3個:1,7,8。這樣,答案基本不可能跟尾數(shù)是5的有關??梢哉fa、d都不是答案。在90和100中,哪個更接近答案呢?1001因為比較明顯的感覺是100×(7+1):800。所以選c。這樣,我們就繞過了從題中算出答案的麻煩。
三、對邏輯判斷比較有用的方法——驗證法
驗證法是指將選項帶人題干的關鍵處來驗證其正確性的方法。
四、對言語理解與表達有效的方法——關鍵詞法
關鍵詞法是指對言語的理解要抓住重要的詞語,從而將其組織起來表達符合題干的意思。行測考試中,言語理解與表達的題干往往比較長,如果考生要認真地閱讀,有些題可能1分鐘都讀不完。這時候,考生就要“好讀書不求甚解”、“觀其大略”,用歷史文化殘余與歷史重構法的方式,將快速閱讀過后頭腦中殘存的信息組織起來,在答案中尋找具有相同形式或內容的選項。
五、最簡單的辦法——造句法.
造句法是指按照相關句式結構造出一個新句子的方法。造句法適用于類比推理和定義判斷。因為造句法的基本原理是相似事物之間具有異質同構性。
六、最憑感覺的方法——座標法
座標法是指根據(jù)已有數(shù)字所處的座標之間的變化規(guī)律,確定另一個數(shù)字的座標。座標法適用于數(shù)字推理,特別適合自然數(shù)的類比推理。一般的參考書上是采用二級特級或三級特征來進行推理,遠沒有座標法進行推理來得形象、快捷。座標法在操作時就是將給定的幾個數(shù)字的橫座標分別設定為1、2、3、4、5、6……,縱座標就是該數(shù)字本身。這樣,我們就能比較明顯地看出數(shù)字之間變化規(guī)律。但這種稍嫌抽象,對于數(shù)字極大、極小的都需要加上感覺才能判斷。
信息源:免費發(fā)布招聘信息_www.rcxx.com_免費招聘網(wǎng)